校友、王传祯教授获国际辐射领域最高奖劳伦斯奖


[日期: 2011-07-25] 点击:


    7月22日,国际辐射联合会亚太区代表向王传祯教授颁发劳伦斯奖证书。

    7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李冠兴(右)在庆祝仪式上祝贺王传祯教授获奖。

                                                                                          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 摄

    7月22日,中国核学会、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发布会,庆祝王传祯教授荣获国际辐射加工领域的最高荣誉——劳伦斯奖。今年6月中旬,中国著名的同位素与辐射专家、北京三强核力辐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祯教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的第十六国际辐射加工大会上,被国际辐射联合会授予劳伦斯奖。这是中国在国际辐射研究领域第一位获奖学者。王传祯教授近40年潜心同位素与辐射研究与应用,在推动辐照加工产业化应用和辐照装置的安全中作出了杰出贡献。

    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凤凰网等媒体予以关注和报道。

附: 王传祯事迹介绍   

王传祯,1939年生,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述镇老王庄人。共产党员,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核工业第2研究设计院研究员,辐照技术研究所所长,1993年起任北京核工业第2研究设计院比尼新技术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辐照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99年7月1日退休,担任北京3强核辐射工程技术公司总经理。
    1953年7月起至1959年7月王传祯在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读书,1963年7月毕业于化工部青岛化工学院本科。毕业后,分配在化工部北京有机化工厂筹备处工作。该厂是我国从日本仓敷人造丝公司引进的大型化工联合企业维尼龙厂,王传祯在该筹备处负责与日方技术人员对口及安装技术监督工作。1972年3月他调入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从事核反应堆工程机械研究设计工作。先后完成重水反应堆用全封闭氮气鼓风机组和风冷式冷水机组的研制及重水回收系统的设计工作。
    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为了贯彻“军转民”的方针,王传祯开始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及核辐射加工技术和γ辐照装置的研究开发工作。他带领的科研组于1982年至1985年研究开发了科研型铯—137源和钴—60源γ辐照装置,并首先应用于黑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所γ射线温室工程中。该工程经国家鉴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的旋转辐照台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该科研组继此之后又连续开发出FJX—630型系列工业γ辐照装置、FJX—648G改进型工业γ辐照装置、FY—1型液体专用辐照装置和YCF—1型可移动式γ辐照装置等系列装置。其中YCF—1型可移动式γ辐照装置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并获得1995年度国家级新产品奖。其他各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后获省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和四部委第三届科技人才交流会金奖。还获得3项国家专利,其中二项获粤港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进一步转变机制,把握机会,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于1993年成立了集科工贸于一体的辐照技术研究所,王传祯担任所长。该所进行科研开发、工程设计、设备供货、安装调试、技术培训一条龙服务。先后完成南京、郑州、大庆、昆明、长春、中牟、延吉、唐山、绵阳等大型工业辐照工程,这些工程现已成为我国辐照行业的骨干企业。
    王传祯负责的科研所先后同国际原子能机构、美国能源部同位素办公室、加拿大诺迪安国际公司、俄罗斯玛雅克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三次主持承办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中国召开的国际技术交流会,并与美国、加拿大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书,研制开发新型γ辐照装置。
    王传祯在国际国内技术交流会和学术刊物中发表技术论文30篇,主持翻译、编辑三本技术论文集,并于1991年、1992年和1996年由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出版。
    由于以上重要贡献,王传祯1995年获得全国首届辐射加工产业化推进奖,还被推选为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辐射加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5317a90100b8wo.html文/张赫瑚)

老校区地址:泰安市青年路117号 新校区地址:泰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天门大街3367号
联系电话 老校区:0538-5885101 新校区:0538-5885310
邮箱 老校区:yzb5656@163.com 新校区: yzxxqbgs@163.com
版权所有: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鲁ICP备13022236号鲁公网安备:37090202000187号